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传真:0000-0000-000
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
黄群慧
□ 面向新发展格局,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协同,是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要综合发力,加快形成一种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效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 需求侧管理要紧扣结构性问题做到更加精准有效,围绕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做到更加积极有为,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做到中性适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要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内需与外需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求和本质特征,我国经济治理与宏观调控体系需要沿着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协同的方向不断完善,需要形成加强需求侧管理政策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相互支撑、有效协同的组合体系。总体上看,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前提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加快形成一种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有效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面向新发展格局,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协同,无论是从经济治理实践看,还是从经济学理论发展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
从经济治理实践角度看,作为一个拥有超大规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平衡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沿着历史脉络梳理,在1992年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逐步建立以需求管理为重点的宏观调控体系。进入21世纪以后,总体上我国宏观政策导向和工具主要是以需求管理为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推进,投资和出口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拉动因素。2015年,中央基于对经济新常态的判断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推动经济增长开始转向更多依赖改善供给的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的长期视角,经济政策导向被概括表述为“三去一降一补”“破、立、降”和“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等方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工作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则要求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下协同强化需求侧管理,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宏观政策导向上,需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充分考虑到短期扩大需求总量的要求,在加强需求侧管理时则要着眼长期发展更好化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这不仅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方向,也意味着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经济学理论发展看,这是一个兼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需求管理理论内涵、带有突破性的综合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具有内在协同性,是一个系统性理论框架,体现了坚持系统观念的内在要求。
总的来看,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协同,是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需要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发力,不断探索有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和内在机制。
有效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
从需求侧看,需求侧管理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协同,需要在以下三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需求侧管理要紧扣结构性问题做到更加精准有效。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高端消费需求旺盛与高端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之类的需求与供给之间错配的问题,也有投资和消费内部结构不协调等问题。新发展格局下加强需求侧管理,绝不是大规模需求刺激、简单进行总量管理,其真正的要义是紧扣上述结构性问题,有效发挥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因题施策,做到更加精准有效。比如,在投资方面,并不是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导向转向消费驱动导向就不再注重投资,而是要看如何投资。新发展格局下,应该更加注重“补短板”和“促升级”的有效投资。所谓“补短板”型投资,是指针对发展中不平衡的领域进行的投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生态保护等领域,这类投资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协调性、疏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从而畅通经济循环。所谓“促升级”型投资,是指针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方向进行的投资,重点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投资等,旨在从国民经济循环角度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也就是说,需求侧管理应该要主动触及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在深度和力度上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协调。
二是需求侧管理要围绕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做到更加积极有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加快培育包括现代市场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和新型消费体系等在内的完整内需体系,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而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除了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还要求需求侧管理的配套支持。具体而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围绕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综合施策,还应该充分体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促进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尤其是要坚持就业优先,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立和完善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保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另外,需求侧管理要在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加快消费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要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依托公共消费更好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力促进消费数字化转型。
三是需求侧管理要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做到中性适度。需求侧管理必须要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要看到,建设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形成旺盛内需已经不仅仅是短期的政策目标,而是一个长期的要求。这不仅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长期的结构性问题,还要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消费升级、完善投资结构,通过需求升级牵引供应链和产业链创新发展。为了同时满足长期、多目标的要求,需求侧管理就不可短期过于激进,应比以往更加中性和适度,在运用当期政策解决迫切性问题、保持经济运行总体稳定的同时,还要前瞻性地考虑到对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需求侧管理必须要把握政策力度,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和节奏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实现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协同。
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
从供给侧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与需求侧管理有效协同,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供给和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即“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更加着眼畅通国内大循环,针对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卡点、堵点,破除相关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各环节有机衔接,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供给质量以更好满足市场需求转型升级的需要,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在这一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积极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提升服务业效率和质量,从而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最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内需与外需的高水平协调发展。一般而言,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这进一步要求实现内需与外需、进口与出口、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导向型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这种低成本、出口导向的高速增长模式已愈来愈不可持续,核心技术缺失、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低、国内市场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意味着我国需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实现内需和外需的高水平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